当地时间9月18日,在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(简称:吉)大使馆的组织协调下,由吉国家电视台、《言论报》、《旗帜报》、《自由之山报》、《比什凯克晚报》、《财富报》、丝路新观察全媒体等吉主流媒体代表组成的代表团,走进位于楚河州卡拉—巴尔塔市的东方工业园,对陕煤集团中亚能源公司投资的中大石油项目进行实地参访。吉媒体代表纷纷表示,中大石油为吉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。
媒体代表团依次参观了中大石油的常减压蒸馏装置、直馏汽油异构化装置、催化裂化装置以及成品油展区,通过对这些核心生产装置的实地考察,全面了解了原油加工的完整流程和先进工艺。中亚能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黄强详细介绍了各装置的技术特点和生产能力,让吉媒体对中大石油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。
厂区内的空气检测系统引起了媒体代表们的注意。“我们还在工厂附近的阿克巴沙村安装了一台空气检测仪,希望通过这些数据来增加信息透明度和信任度,促进社区和谐发展。”中大石油生态部门负责人尤苏波夫说。
在成品油展区,各个型号的优质油品样品引起了记者们的浓厚兴趣。黄强介绍,项目正全力推进炼油厂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,计划于2026年7月前完成。届时,该公司的汽柴油产品将全面达到欧亚经济联盟K5(欧Ⅴ)标准,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吉国内市场需求,还将进一步拓展至中亚乃至欧洲市场。
参访期间,媒体代表团还与中大石油代表举行座谈交流,了解了项目的发展历程、生产经营、社会责任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。
黄强介绍,截至目前,中大石油累计为当地提供超过1300个直接就业岗位,间接带动就业2000余人。与拉萨科瓦国立技术大学、中国河北石油学院等院校合作开展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,持续提升本地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。同时,公司积极投身公益事业,多年来在助学、助困、修路、植树、医疗、文化等领域投入超过450万元人民币。
“我们规定所有加油站油品售价均低于周边其他加油站,每年春耕秋收都会提供特价油品供应,我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回馈当地社会。”他说。
据悉,中大石油炼油项目是中国在吉投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工业项目,也是该国建国以来最大外商投资项目和关键税源项目之一。自2014年投产以来,项目在成品油供应和零售终端市场确立了较强影响力,逐步改变吉成品油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。
媒体代表们指出,中大石油不仅为吉提供了优质的石油产品,更为吉培养了大批能源领域专业人才,这是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长期保障。
走出厂区,车窗外映入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。《言论报》总编叶莲娜不禁赞叹:“中大石油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真到位!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,就是最好的证明!”(刘英)
来源:丝路新观察全媒体